专业 |
指导教师 |
研究方向 |
备注 |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
陈晓禾 |
1.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 |
|
崔崤峣 |
1.生物医学超声
2.医学信号处理
3.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
|
戴亚康 |
1.智能影像分析
2.远程移动医疗 |
|
董文飞 |
1.纳米医学
2.纳米传感器
3.纳米生物光子学 |
|
高静 |
1.全固态激光及其变频技术 |
|
高山 |
1.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2.肿瘤的分子机制
3.精准医学 |
|
高欣 |
1.低剂量X射线成像
2.介入手术导航
3.医学大数据应用 |
|
巩岩 |
1.超分辨光学显微系统设计 |
|
胡军 |
1.临床蛋白质组学
2.精准医学
3.核酸体外诊断试剂和技术 |
|
李辉 |
1.显微光学
2.生物物理 |
|
马勇 |
1.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
|
彭义杰 |
1.体外免疫荧光诊断
2.PET/SPET显像剂 |
|
史国华 |
1.生物医学光子学
2.医用光学成像
3.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
|
孙明山 |
1.医用射线成像技术 |
|
唐玉国 |
1.光谱技术 |
|
王弼陡 |
1.临床检验医疗仪器 |
|
王成 |
1.医用红外光学技术
2.医用光学检验与测量 |
|
王守岩 |
1.信号处理
2.医用电子学
3.神经科学 |
|
武晓东 |
1.医用光学成像技术
2.医用激光技术 |
|
熊大曦 |
1.光学成像技术
2.光健康工程 |
|
杨洪波 |
1.光机电集成计算仿真设计技术
2.康复工程技术 |
|
杨晓冬 |
1.磁共振
2.医学影像
3.原子核物理 |
|
张春 |
1.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
2.基因定点整合 |
|
张运海 |
1.显微光学成像
2.近红外成像技术 |
|
赵灵霄 |
1.医学影像分析处理与可视化
2.医学影像云计算平台技术
3.医学影像大数据平台及应用 |
|
郑岷雪 |
1.核酸杂交热力学在临床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 |
|
周连群 |
1.微纳生物传感器及其系统
2.微流控传感芯片
3.仪器精密机电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