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在线首页 中国科大首页
 
欢迎你访问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2026招生专业一览、拟招生人数及联系方式  2026自命题科目覆盖范围及参考书目
基本信息
2026招生专业、拟招生人数及联系方式
2026自命题科目覆盖范围及参考书目
学院简章
001数学科学学院
168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合肥物质院)
16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研究所)
170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72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173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苏州纳米所)
174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苏州医工所)
175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长春应化所)
178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能源所)
179稀土学院(赣江创新院)
203物理学院
204管理学院
20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8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09工程科学学院
210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11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14核科学技术学院
2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16公共事务学院
217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218先进技术研究院
219微电子学院
220马克思主义学院
221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25软件学院
226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229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231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232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234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240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49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910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916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包含以下专业
学科专业名称:物理学(专业代码 070200 )
一、实验室简介
  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是2023年1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立项建设的国家级研究平台。2024年12月正式获批纳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序列建设。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如何改变化学研究范式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针对传统的化学研究范式深度依赖于“试错法”的问题,实验室探索建立化学研究的精准化、智能化双驱动模式,结合已有工作基础和学科发展趋势,形成了复杂体系化学理论、化学过程精准表征、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学、反应路径与材料物性的精准调控四个研究方向。实验室致力于培养对智能与数据双驱动的化学研究新范式有深刻理解及深入实践的新型人才。实验室导师研究全方位涵盖理论计算、智能化学、合成、表征及物性调控等核心领域,欢迎物理、化学、材料等专业优秀学生加入我实验室研究团队。
二、报考说明
  接收推免生及统考生。
三、专业介绍
  物理学一级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依托精准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该学科以培养从事前沿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制开发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本专业培养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强的实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毕业去向是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出国攻读博士后和博士学位等。
我实验室以物理学为一级学科招收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涵盖4个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学、理论物理。
  1、凝聚态物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强关联体系与低温物理、先进功能材料与物理、纳米结构与单分子科学、凝聚态理论与计算、功能薄膜与器件物理。 
  2、原子与分子物理,主要研究生方向包括:电子碰撞谱学、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精密测量物理、超快原子分子动力学、同步辐射光谱学。
  3、光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光子学与技术以及生物光子技术。
  4、理论物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场论、统计物理、凝聚态理论、量子力学原理及应用。
四、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7普通物理A
828量子力学
五、复试形式:面试。
六、复试内容:着重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学术研究的发展潜力等。
七、复试成绩:满分100分。
八、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5+复试成绩)÷2。
九、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十、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一、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十二、办学地点:合肥。
版权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研究生院招生处  邮编:230026
TEL:0551-63602925;0551-63600532;0551-63600270;  E-mail:yzb@u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