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在线首页 中国科大首页
 
欢迎你访问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2026招生专业一览、拟招生人数及联系方式  2026自命题科目覆盖范围及参考书目
基本信息
2026招生专业、拟招生人数及联系方式
2026自命题科目覆盖范围及参考书目
学院简章
001数学科学学院
168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合肥物质院)
16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研究所)
170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72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173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苏州纳米所)
174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苏州医工所)
175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长春应化所)
178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能源所)
179稀土学院(赣江创新院)
203物理学院
204管理学院
20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8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09工程科学学院
210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11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14核科学技术学院
2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16公共事务学院
217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218先进技术研究院
219微电子学院
220马克思主义学院
221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25软件学院
226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229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231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232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234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240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49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910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916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包含以下专业:

Ⅰ、报考说明

  1.接收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
  2.主要接收与本学科相关专业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Ⅱ、紫金山天文台简介

  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一些主要天文研究机构和天文仪器研制机构大多由紫台开拓和发展起来,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和发祥地”。
  紫台是以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文技术与方法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一直以来是我国天文学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2016年紫台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科教融合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挂靠紫台),天文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连续入选全国高校“双一流”(A+)学科。目前设有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电子信息工程博士、工程硕士培养点。
  紫台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构建完整的天文科学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着力点,建设我国一流的天文基础和应用研究及战略高技术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广泛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
  面向天文学领域的世界科技前沿,紫台在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等学科方向形成卓越科研团队并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运行我国首颗天文科学卫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我国第一颗太阳综合观测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13.7米毫米波望远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墨子”巡天望远镜等重要设施;正在研制中国空间站高灵敏度太赫兹谱仪、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探路者等重要载荷和15米亚毫米波望远镜。
  面向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国家战略需求,紫台在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嫦娥工程”等深空探测任务、近地天体监测、历书历表编制等方面做出了颇具特色的重要贡献,运行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网、近地天体望远镜、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等设备;正在研制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和2.5米多终端通用望远镜。
  紫台设4个研究部(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应用天体力学和空间目标与碎片研究部、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统筹多个研究团组、实验室和观测基地;拥有德令哈、盱眙、赣榆、青岛、洪河、姚安、大姚等观测站/基地,并正在推进南极冰穹A昆仑站天文台和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
  紫台拥有一支学科方向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现有102位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70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青年基金A类获得者13人、B类获得者16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1人,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30人(优秀会员11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5人;另有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团队2个。
  紫台研究生培养质量稳居国内天文学教育领域前列。2020 年以来,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 170 人、硕士研究生 127 人,涌现出大批优秀学子: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4 篇、中国科大校优秀博士论文 3 篇、安徽省优秀硕士论文 2 篇;12 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特别奖 2 人、优秀奖 10 人),31 人获国家奖学金,30 人获各类冠名奖,68 人获评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 95% 以上。
紫台与 20 余所国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常态化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人员互访,为学生生拓展视野搭建国际化科研交流平台。
  紫台配备完善的学习、体育、文娱设施及标准公寓,设立多层次研究生奖学金体系,在读研究生可享受大学生医保及意外保险等福利,为学生提供生活无忧保障。
  2025 年,紫台共计招收研究生 100 人(博士 43 人、硕士 55 人、留学生博士 2 人),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 325 人。

Ⅲ、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涵盖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文技术与方法3个学科专业方向: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具体方向 导师
070400天文学 01天体物理 01高能天体物理,伽马暴 韦大明
金志平
贺昊宁
02
a)太阳耀斑辐射动力学模拟
b太阳物理
c)太阳湍流与高能粒子
d)日冕加热和小尺度活动
李瑛
封莉
赵金松
苏杨
03宇宙线物理、高能天体物理 袁强
张毅
04星系多波段观测 纪丽
李江涛
张水乃
05暗物质、高能天体物理、探测器数据分析 蔡岳霖
黄晓渊
冯磊
杨大能
李翔
岳川
06太阳活动多波段观测 张擎旻
07太阳物理与空间等离子体 宁宗军
陈玲
杨磊
08引力透镜、星系形成、数值模拟引力透镜、星系形成、数值模拟 李国亮
舒轶平
韦成亮
刘文浩
潘治政
09星际介质、恒星形成和原行星盘等观测研究 房敏
杜福君
陈志维
谈清华
10亚毫米波/太赫兹天文、分子云与恒星形成、银河系结构 李婧
任远
张文
缪巍
林镇辉
姚骑均
王争
刘冬
周康敏
刘洁
钟家强
胡洁
敖宜平
刘岱钟
龚龑
11银河系结构&恒星形成 李晶晶
12高能天体物理、宇宙学 魏俊杰
李晔
13星际介质、银河系结构 陈学鹏
苏扬
孙燕
02天文技术与方法 01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太赫兹探测、超导电子学 李婧
张文
缪巍
林镇辉
姚骑均
王争
刘冬
周康敏
刘洁
钟家强
胡洁
敖宜平
刘岱钟
龚龑
02空间高能辐射探测、核电子学、木卫四系统元素探测技术与反演 郭建华
胡一鸣
张哲
马涛
徐遵磊
03亚毫米波相位自适应稳定系统技术研究 王海仁
04天文望远镜软件 刘伟
03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01空间目标光学观测数据处理、相对论天体力学、太阳系小天体形成与演化、地月空间监测 平一鼎
谢懿
赵玉晖
孙荣煜
张明江
喻圣闲
成灼
王歆
02相对论基本天文学 邓雪梅
03系外行星大气,行星遥感,太阳系小天体 陈果
吴昀昭
李彬
赵海斌
04系外行星与宜居行星探测研究、小行星物理研究、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 季江徽
王素
黄平辉
胡寿村
04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体化学部分) 01小行星样品研究 蒋云
廖世勇
王英

Ⅳ、初试科目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70400天文学 01天体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普通物理A
④807电动力学A
02天文技术与方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普通物理A
④810电子学基础
03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7理论力学
04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体化学部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3岩石学基础
④805地质学基础

Ⅴ、复试

  1、复试形式:笔试+面试
  2、复试内容
  复试由综合素质能力考察、专业知识面试、英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组成。
  1)综合素质能力测试(100分)
  复试时考生用3-5分钟左右的PPT陈述自己的专业学习情况、学术背景、曾经做过的研究工作、个人学术研究兴趣、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等。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复试专家组将根据考生的个人陈述评定综合素质能力的成绩。
  2)专业知识测试(100分)
  01天体物理方向考生,采用面试(100分)与笔试(100分),以笔试的形式考核数学;其它方向无笔试考核(面试100分)。专业知识的复试内容由各复试工作组确定。主要是对考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与扎实程度(包括对报考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反应能力;表达能力;研究兴趣;科研能力与发展潜力的综合考核。
  3)英语水平测试(100分)
  以面试为主。
  3、复试成绩及最终成绩
  1)复试含笔试: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知识笔试*25%+专业知识面试*20%+综合素质能力测试*25%+英语水平测试*30%。
  2)复试不含笔试: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知识面试*45%+综合素质能力测试*25%+英语水平测试*30%。
  最终成绩=(初试成绩÷5+复试成绩)÷2。
  4、其他
  本复试办法如有与上级有关部门、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相抵触,以上级有关部门、国家法规政策为准。

Ⅵ、录取

  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Ⅶ、调剂

  紫金山天文台各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Ⅷ、学费标准

  8000元/学年。

Ⅸ、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元化路10号紫金山天文台研究生部
  邮编:210023
  联系人:缪老师、胡老师
  电话:025-83332122、83332081
  传真:025-83332091
  网址:http://www.pmo.cas.cn
  导师介绍:http://www.pmo.cas.cn/gs/xkszdw/dsjs/
  E-mail:yjsglpmo@pmo.ac.cn
  微信公共平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caspmo)
  
Ⅹ、办学地点
  南京。




     

 
版权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研究生院招生处  邮编:230026
TEL:0551-63602925;0551-63600532;0551-63600270;  E-mail:yzb@u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