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
导师 |
研究方向 |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
陈晓禾 |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控制与数字信号处理
3.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 |
崔崤峣 |
1.生物医学超声
2.医学信号处理
3.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
戴亚康 |
1.智能影像分析
2.远程移动医疗 |
董建飞 |
1.光电系统控制技术
2.光的生物学效应建模分析
3.光学成像与图像识别 |
董文飞 |
1.药物释放
2.纳米医学 |
高静 |
1.全固态激光及其变频技术
2.医用拉曼光谱诊断技术 |
高山 |
1.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2.肿瘤的分子机制
3.精准医学 |
高欣 |
1.基于组学大数据的精准医疗
2.手术规划及导航
3.低剂量锥束CT成像 |
巩岩 |
1.显微光学系统设计
2.生物显微光学成像技术 |
贾宏博 |
1.神经元双光子动态成像技术
2.自然智能学习的神经编码机制
3.仿生智能机器人 |
李辉 |
1.显微光学
2.生物物理 |
马勇 |
1.癌症早期筛查、分子诊断、精准医疗 |
彭义杰 |
1.体外免疫荧光诊断
2.PET/SPET显像剂 |
史国华 |
1.生物医学光子学
2.医用光学成像
3.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
孙敏轩 |
1.胶质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分子机制
2.肿瘤治疗新手段
3.肿瘤的分子诊断 |
孙明山 |
1.医用射线成像技术 |
唐玉国 |
1.生物医学显微成像光谱技术 |
王弼陡 |
1.临床检验医疗仪器 |
武晓东 |
1.医用光学成像技术
2.医用激光技术 |
熊大曦 |
1.光学成像技术
2.光健康工程 |
杨洪波 |
1.光机电集成计算仿真设计技术
2.康复工程技术 |
杨晓冬 |
1.磁共振
2.医学影像
3.医学信息工程 |
于涌 |
1.康复工程技术
2.可穿戴技术 |
余爽 |
1.基于干细胞和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
2.再生医学 |
张春 |
1.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
2.基因定点整合 |
张京钟 |
1.类脑器官修复神经系统损伤
2.组织工程与器官重建 |
张运海 |
1.超分辨显微光学成像
2.医用光学成像 |
赵建 |
1.人工智能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辅助诊断
2.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医学图像增强 |
赵凌霄 |
1.医学影像分析处理与可视化
2.医学影像云计算平台技术
3.医疗健康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
郑岷雪 |
1.癌症早期筛查、分子诊断、精准医疗 |
周连群 |
1.微纳生物传感器及其系统
2.微流控传感芯片
3.仪器精密机电技术 |
085271电子与信息 |
陈晓禾 |
1.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 |
崔崤峣 |
1.生物医学超声
2.医学信号处理
3.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
戴亚康 |
1.智能影像分析
2.远程移动医疗 |
董文飞 |
1.细胞操纵与检测
2.微纳器件与系统 |
高静 |
1.全固态激光及其变频技术
2.医用拉曼光谱诊断技术 |
高欣 |
1.基于组学大数据的精准医疗
2.手术规划及导航
3.低剂量锥束CT成像 |
巩岩 |
1.显微光学系统设计
2.生物显微光学成像技术 |
李辉 |
1.显微光学
2.生物物理 |
史国华 |
1.生物医学光子学
2.医用光学成像
3.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
孙明山 |
1.医用射线成像技术 |
唐玉国 |
1.生物医学显微成像光谱技术 |
王弼陡 |
1.临床检验医疗仪器 |
武晓东 |
1.医用光学成像技术
2.医用激光技术 |
熊大曦 |
1.光学成像技术
2.光健康工程 |
杨洪波 |
1.光机电集成计算仿真设计技术
2.康复工程技术 |
杨晓冬 |
1.磁共振
2.医学影像
3.医学信息工程 |
于涌 |
1.康复工程技术
2.可穿戴技术 |
余爽 |
1.基于干细胞和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
2.再生医学 |
张京钟 |
1.光遗传学技术
2.组织工程相关设备研发 |
张运海 |
1.超分辨显微光学成像
2.医用光学成像 |
赵凌霄 |
1.医学影像分析处理与可视化
2.医学影像云计算平台技术
3.医疗健康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
周连群 |
1.微纳生物传感器及其系统
2.微流控传感芯片
3.仪器精密机电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