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
  招生在线首页 中国科大首页  
各院系报考说明、专业介绍、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复试形式、复试内容、复试成绩、最终成绩、录取介绍
  欢迎你访问研究生招生在线招生简章,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2017自命题科目覆盖范围及参考书目  2017学院代码、拟招生人数及联系电话  
院系名称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工程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管理学院
公共事务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纳米学院
微电子学院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核科学技术学院
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所)
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7自命题科目覆盖范围及参考书目
2017学院代码、拟招生人数及联系电话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包含以下专业:

一、报考说明

  与我所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二、医工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简称“苏州医工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自2012年11月正式成立以来,研究所始终秉承“忠诚务实合作创新”的发展理念,定位于“面向我国生物医学的重大需求,开展先进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引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建成医疗仪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
  研究所围绕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工程技术等研究方向,设立了6个研究室。已建成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6个苏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园区占地面积208亩,现有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的科研及配套用房,装备投入1.9亿元,总资产6.1亿元。
  截止2016年1月底,人员总量 433人:其中千人计划5人,万人计划1人,百人计划14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4人;研究员36人,副研究员40人;博士后17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2%,35岁及以下青年职工占75%。累计授权专利300余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0余篇。共承担国家、中科院及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军工项目、企业委托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重大仪器专项——“超分辨显微光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制”项目签订合同额1.7亿元。
  为了推进科教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在中国科教结合培养人才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按照中国科学院的统一部署,自2016年起,苏州医工所研究生教育工作由原先归口中国科学院大学调整归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即苏州医工所研究生学籍调整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籍,研究生毕业将颁发和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目前,我所现有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37人。在学研究生143人,截止到2016年6月,我所研究生共有2人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2人获得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5人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工作或攻读博士学位。我所研究生住宿为5人一套间,每人拥有独立的卧室,配备卫生间、热水器、空调、网线和齐全的家具,并免收住宿费。入所后,硕士生待遇不低于1500元/月,博士生不低于2900元/月,同时提供饭补并办理苏州市大学生医保及人身意外险。2017年预计在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及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招生,拟招收硕士生17人,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生11人。
  苏州医工所欢迎并鼓励基础扎实,光学、电子、机械、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等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考生报考我所。
  更多信息请登陆苏州医工所网站www.sibet.ac.cn,或发送邮件至maozq@sibet.ac.cn。 

三、联系方式

  网址:www.sibet.ac.cn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科灵路88号
  邮编:215163
  电话:0512-69588025
  联系部门:人事教育处
  联系人:毛志清
  Email:maozq@sibet.ac.cn

四、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导师

生物学(071000)

1、纳米医学;纳米传感器

董文飞*

2、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肿瘤的分子机制;精准医学

高山*

3、核酸杂交热力学在临床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

郑岷雪*

4、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基因定点整合

张春*

5、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马勇*

6、体外免疫荧光诊断;PET/SPET显像剂

彭义杰*

7、临床蛋白质组学;精准医学;核酸体外诊断试剂和技术

胡军*

8、神经生理;动物遗传

孙敏轩

9、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

张京钟

10、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余爽

11、快速生物监测技术与方法;微生物与免疫学

尹焕才

12、细胞膜蛋白原位解析;细胞生物学与免疫学

殷建

13、血液免疫学;免疫遗传

丁少华

14、纳米生物传感研究

韩坤

15、体外诊断;输血安全

王红梅

16、生物光子学与生物电化学

缪鹏

17、生物化学、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张威

18、标记免疫分析;微纳米材料

白鹏利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1、光机电集成计算机仿真设计技术

杨洪波*

2、仪器精密机电技术

周连群*

3、可靠性设计及验证、测试技术与测试性

于波

4、机电一体化

于涌

光学工程(080300)

1、光谱技术

唐玉国*

2、医用激光技术;医用光学成像技术

武晓东*

3、应用光电子技术

熊大曦*

4、显微光学成像;近红外成像技术

张运海*

5、显微光学

李辉*

6、生物医学光子学;医用光学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史国华*

7、光学检测

王成*

8、超分辨光学显微系统设计

巩岩*

9、全固态激光及其变频技术

高静*

10、临床检验医疗仪器

王弼陡*

11、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研究

陈晓禾*

12、激光医用仪器

顾华东

13、光栅制造、检测及应用

李英志

14、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超分辨显微成像

杨西斌

15、医用激光技术及其设备研究

崔锦江

16、医用激光技术研究

董宁宁

17、医用颧骨体激光器设计及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的研究

田玉冰

18、医用机器视觉检测与模式识别;光电医疗仪器

付威威

19、临床检验分析仪器

罗刚银

20、即时检测技术

孙海旋

21、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王心醉

22、光声成像

简小华

23、激光变频技术及其应用

姚文明

24、光场调控、超分辨成像

李思黾

25、生物光子学及流式细胞术

王策

生物医学工程(083100)

1、医学超声;医学影像;信号处理

崔崤峣*

2、磁共振;医学影像;原子核物理

杨晓冬*

3、智能影像分析;远程移动医疗

戴亚康*

4、信号处理;医用电子学;神经科学

王守岩*

5、医用射线成像(X光/CT/SPECT)技术

孙明山*

6、低剂量X射线成像;介入手术导航;医学大数据应用

高欣*

7、微纳生物传感器及其系统

周连群*

8、医学影像分析处理与可视化

赵凌霄*

9、智能医学影像计算、先进X射线成像

郑健

10、微弱信号检测;嵌入式系统

程文播

11、生物医学传感器及微纳加工技术

黎海文

12、生物传感;石墨电子学;DNA电子学

刘首鹏

13、医用微纳技术及传感器件

郭振

14、压电换能器;压电变压器及压电材料的应用

邵维维

15、医学信息学及工程

王磊

16、医学图像处理

周志勇

17、压电驱动器

马玉婷

18、康复工程技术

杨洪波*、于涌、刘斌

机械工程(085201)

1、光机电集成计算机仿真设计技术

杨洪波*

2、仪器结构优化设计

周连群*

3、机电一体化

于涌

4、微流控技术

黎海文

光学工程(085202)

1、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超分辨显微成像

杨西斌

2、光声成像

简小华

生物医学工程(085230)

1、微弱信号检测;嵌入式系统

程文播

2、医学图像处理

周志勇

生物工程(085238)

1、纳米生物传感研究

韩坤

2、生物光子学与生物电化学

缪鹏

注:带“*”者为博士生导师,优先招收硕博连读生。

五、初试科目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

071000

生物学

第一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或702普通生物学B;④841细胞生物学
第二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生理学或621物理化学;④846综合化学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8电路与电子线路或821机械设计

080300

光学工程

第一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8电路与电子线路或814工程光学或821机械设计
第二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2普通物理B或843信号与系统或848自动控制原理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8电路与电子线路或843信号与系统

085201

机械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8电路与电子线路或821机械设计

085202

光学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8电路与电子线路或814工程光学或821机械设计

085230

生物医学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8电路与电子线路或843信号与系统

085238

生物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或338生物化学;④841细胞生物学

六、复试与录取

1、复试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选拔的原则,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按需招生,宁缺毋滥,确保招生质量。
  凡拟录取的考生均应经过复试。复试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选拔的原则,对考生的德、智、体进行全面衡量。
2、组织管理
  1)我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的各项工作。
  2)至少5名研究生导师组成面试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面试。
3、复试内容
  复试包括综合素质能力考察、专业知识面试、英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组成。
  1)综合素质能力测试(100分)
  复试时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
  ①政治审查材料,应届毕业生由考生所在学校院系学生办公室出具,非应届毕业生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
  ②考生个人简历。考生个人自述应包括:自述本人的专业学习情况、学术背景、曾经做过的研究工作、个人学术研究兴趣,以及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等。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③本科毕业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出具并加盖公章的大学本科成绩单,往届考生需由单位人事部门加盖公章。
  ④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
  ⑤考生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科研成果及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证明材料原件或复印件。
  ⑥考生的各种获奖证书。
  ⑦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复试时要求考生对上述材料做3-5分钟左右PPT的陈述,复试专家组将根据考生的个人陈述评定综合素质能力的成绩。
  2)专业知识面试(100分)
  主要考核考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应变反应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了解考生的研究兴趣;潜在科研能力等。
  3)英语水平测试(100分)
  主要测试考生运用外语知识与读、听、说等技能进行交流的能力。以考生自述、翻译、英文对话方式进行。
4、体检
  1.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须参加我所统一组织的身体健康检查。
  2.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实施。
5、录取
  1. 复试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100分满分。复试分项成绩的划分:综合素质考核15%,业务能力面试50%,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35%。
  2. 最终成绩=(初试总成绩)÷5×权重(50%)+复试成绩×权重(50%)
  3. 所招生领导小组综合考生复试成绩、初试成绩、大学期间学习和科研成绩、工作业绩等,最终确定录取名单。严格按最终成绩排名择优录取。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4. 复试成绩不合格、资格审查不合格、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其他
  本复试办法如有与上级有关部门、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相抵触,以上级有关部门、国家法规政策为准。

七、调剂

  苏州医工所各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八、学费标准

  8000元/学年。
 
  版权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安徽合肥金寨路96号;邮编:230026。
TEL:+86-551-3602925;FAX:+86-551-3600286;E-mail:gradschl@ustc.edu.cn